
信息化实践
PRACTICE
“互联网+”行动计划掀起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又一次热潮,将促使中国经济进入一个繁荣期。而在这个繁荣期,离不开大数据的核心驱动力。今2015年两会期间,有人大代表提出了“推动政府数据开放工作”的建议。2014年7月25日,李克强总理视察浪潮集团时,把相关部门负责人叫到身边“现场办公”,要求他们将云计算、大数据理念与企业信息技术平台有机对接,建立统一的综合信用信息平台,实现“大数据”共享。事实上,美国在这方面起步更早,2012年3月22日,奥巴马政府将“大数据战略”上升为最高国策,将大数据定义为“未来的新石油”,并表示一个国家拥有数据的规模、活性及解释运用的能力将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数据的占有和控制甚至作为陆权、海权、空权之外的又一种国家核心资产。同年5月,联合国也推出了名为“全球脉动”(Global Pulse)的新项目,发布了《大数据开发:机遇与挑战》报告,希望利用“大数据”来促进全球经济发展。英、德、法、日本、加拿大等国家积极响应,我国也在2012年10月成立了中国通信学会大数据专家委员会。可以预见,“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推进,包括“一带一路”实现互联互通,将带来境内和跨境数据的爆发式增长,大数据将成为驱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和战略资源。在这种大趋势中,大数据安全问题必将上升到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战略层面,也为大数据安全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一、“互联网+”行动计划融合跨行业大数据,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安全风险
1.“互联网+”行动计划将波及各行各业,催生一场前所未有的产业革命
当前,我国的大数据产业发展正在提速,从概念期开始转入应用发展期,并将催生一场波及各行各业的产业革命。大数据作为现代社会“新石油”的战略价值正在逐渐体现出来。尤为重要的是,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两会上倡导“互联网+”行动计划,将把数据采集、分析等技术为支撑的、由数据中心和应用等构成的产业延伸到各行各业,彻底贯通行业大数据壁垒。在这种大趋势下,大数据产业链将日渐完善。目前,包括国际资本控股的互联网平台、国内电信运营商以及大量创新科技企业在内的数以百计的国内外企业纷纷进入大数据市场。同时,国家已经明确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开放政府大数据。可以预见,随着大数据的开放、共享,大数据交易机制将逐步建立,大数据的保护和安全正在成为产业界关注的重点。
2.“互联网+”行动计划跨越行业整合大数据,带来前所未有的网络安全风险
在看到行业大数据融合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必须看到“互联网+”行动计划跨越行业整合大数据也是一柄“双刃剑”。最近据媒体披露,社保系统已经成为个人信息泄露“重灾区”。目前重庆、上海、山西、沈阳、贵州、河南等省市卫生和社保系统出现大量高危漏洞,数千万用户的社保信息可能因此被泄露。其中包括个人身份证、社保参保信息、财务、薪酬、房屋等敏感信息。事实上,这仅是大数据安全的一个方面。尤为严重的是,在大数据态势下,原来目标单一的网络攻击将极大地拓展攻击范围和波及领域,过去的网络安全事件很可能上升为网络安全灾难。尤其是“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深入实施,必将推动社会运行进入“万物互联、万物可控”的新常态。随之而来的,是渗透到人类生活方方面面的安全风险,面临着很多以前没有出现的新风险。比如,医疗大数据的开放后,网络攻击更容易篡改用药数据,就有可能对患者安全带来风险。
3.“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推行,将使大数据安全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局势
大数据环境中的安全风险,有必要突破个人隐私的层面,更多地上升到国家安全层面来看,大数据的控制权之争将更加复杂和激烈。当前,由于BAT等互联网企业得到国际财团的大力支持,已经站在国家大数据资源的“风口”,比如阿里巴巴,之前仅仅掌握的是物流数据。中国人民大学一位教授就公开呼吁警惕其大数据造成国家安全威胁,认为阿里巴巴可通过大数据挖掘建立起中国要害人员的个人档案,可通过大数据挖掘建立起中国战略资源的流转及节点图,且马云的数据观使其拥有的大数据极易为他人或他国所用。事实上,更值得警惕的是,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获得250亿美金的资金后,开始大量并购高科技平台,使其对大数据的控制能力更加深入。可以说,网络经济结构的变化已经催生了网络政治的新生态,淘宝小二叫板工商总局处长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已经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试金石”,其复杂程度前所未有。
(未完待续)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027-63496577